求知导刊评职称能用吗
1.对孩子呵护过度,包办代替
一个孩子在三岁之前是他儿童时期的黄金时代,大脑在迅速的发育,求知欲强,接受一切新鲜事物,养成一生好习惯的时期。这些好习惯包括懂礼貌、讲卫生、自食其力、有爱心、有责任感、会帮助别人等等。
当我们做家长的总认为他是孩子,什么都为他准备好了,什么都帮他做了,他不必动脑动手,坐享其成时,就限制了他大脑的发育,以致限制了他语言的发育、动手能力、观察事物的能力、规避风险的能力,就真的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
因此对于孩子自已能做的事自己做,一次不会再练习,大人要让孩子自己去尝试,不包办代替,孩子长大才能自立于社会,才会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。
2.父母的耐心不够
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耐心,孩子从一个完全封闭的宫腔来到这个大千世界,什么都是未知的,什么都是新鲜的,做家长的一定要拿出百分百的耐心来对待他们。不能做不对就别做了,我替你做好,下次他仍然不会。 也不能孩子问几个为什么就烦了,久而久之孩子得不到正确的答案,孩子就不问了,就限制了孩子的求知欲。
3.独立的生活能力是社会之本,从小开始培养
只要家长耐心的教他,孩子的接受能力是惊人的。当孩子在做事要不断鼓励他给他信心和力量,他一定能做好。至于识字、数数、学外语这些能力随之孩子长大都会学到,千万不要话还说不利索,只会数数;中国话说不明白,就记急着学外语。
独立生活的能力远比数数、识字、外语这些能力重要得多,这些能力是自立于社会的能力。
4.什么事都要预防为主
在带孩子出去玩之前,一定告诉他我们去看什么,学什么,引起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和渴望。
要告诉他出门一定想着自己应该带什么,妈妈帮你准备好,下次自己准备,培养孩子的责任感,别当甩手掌柜。家长说过的话,做的事都要兑现,否则孩子会觉得可以说话不算数,可以不负任何责任。通过预防为主的教育,慢慢的培养孩子的好品格,培养孩子爱动脑、讲理智的性格,就不会出现在商店胡闹打滚的囧态。
孩子是一个小精灵,会说出和做出让我们惊奇的举动,只要我们做父母的把孩子看成为一个独立的人,尊重孩子,鼓励孩子,孩子一定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卷。
如果把孩子当成宠物,剥夺他思维、动手的能力,就会用进废退,越活越抽抽,将来上学时再请多少家教,交多少赞助费都无济于事。